①、装胶容量
装胶容量过大或过小,都不能使胶料得到充分的剪切和捏炼,从而导致混炼不均匀,引起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的波动。混炼容量必须适当,通常取密炼室总有效容积的60%~70%。合理的容量或装填系数应根据生胶种类、配方特点、设备特征与磨损程度以及上顶栓压力来确定。
②、上顶栓压力
密炼机混炼时,胶料必须在上顶栓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剪切。提高上顶栓压力,有利于减少胶料内部的空隙,增加摩擦和剪切力的作用,提高混合效果,缩短混炼时间。上顶栓压力过大,会使混炼温度急剧上升,不利于配合剂分散,胶料性能受损,并且动力消耗增大;若上顶栓压力不足,上顶栓会浮动,易使加料口处形成死角,在此处的胶料得不到混炼。密炼机上顶栓压力一般应控制在0.3~0.6MPa。
③、转子转速与混炼时间
提高转子转速能成比例地加大胶料的切变速度,从而缩短混炼时间,提高密炼机生产能力。目前,密炼机转速已由原来的20r/min提高到40r/min、60r/min,有的甚至达到80r/min以上,从而使混炼周期缩短到1~1.5min。
延长混炼时间能提高配合剂在胶料中的分散度,但会降低生产效率,混炼时间过长,会使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受损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,尽可能地缩短混炼时间。
④、混炼温度
温度太低,常会造成胶料压散,不能捏合。混炼温度高有利于生胶的塑性流动和变形,也有利于混合吃粉;温度过高,会使胶料变软,机械剪切作用减弱,不利于填料团块的分散,容易引起焦烧,加速橡胶的热氧裂解,使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下降,不利于胶料加工。
⑤、胶料顺序
合理的胶料顺序,可减少混炼时间,提高混炼效率。橡胶生产中的胶料顺序为:生胶→活性剂、固体软化剂、防老剂、普通促进剂→炭黑→液体软化剂→硫黄和超速促进剂。